我们认为,大多情况下,较大的利空冲击往往会先杀估值再杀盈利,持续过程较长。但由于这一次关税冲击出现在牛市初期,市场整体估值位置较低,这一次对指数的冲击可能是一次性的杀估值。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有13年年中钱荒和20年初疫情:(1)2013年年中钱荒,短期利率持续大幅上行,随后14年盈利和经济明显下台阶。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配资被平仓,指数一波跌到位,但对板块的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。(2)2020年初的疫情,也是出现在牛市初期的黑天鹅,股市在春节后第一天也有较大的单日调整,对指数影响时间很短,但对板块影响很长,随后2-3年的板块表现均受到疫情和疫后复苏节奏的影响。当下的关税冲击,是较大的黑天鹅,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,市场估值位置较低,对指数冲击(杀估值)可能已经完成,后续即使有盈利的冲击,指数受影响也会较小。不过对行业的影响还会继续,建议季度内配置偏价值,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(价值主题、稳增长政策变化、国产替代)。
(1)2013年中钱荒:牛初的黑天鹅、指数一波跌到位、对盈利和行业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。2013年中,为了限制地产过热和防控非标融资风险,流动性政策持续收紧,短期利率持续大幅上行,由于上行速度过快,大部分投资者没有预料到这一冲击。后续对经济确实产生了负面冲击,2014年经济和盈利明显下台阶。但是由于这一利空出现在牛市初期,13年6月市场杀完估值后,等到2014年上半年真正盈利恶化的阶段,股市反而只是横盘震荡。我们认为,当下的关税冲击,悲观情形下(后续中美关税政策谈判不顺利、对冲政策力度较小),则后续股市可能类似2013年7月以后的情形。
不过从板块上来看,钱荒的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。2013年6月到2014年2月,受钱荒影响大的金融周期持续跑输市场,直到14年Q2,房地产政策转向积极才企稳。期间表现最强的是成长和消费,成长有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的驱动,不依赖债券融资,消费也会受地产的影响,但由于是后周期,直到2014年Q2以后才开始明显跑输市场。
(2)2020年初疫情:牛初的黑天鹅、指数一波跌到位、对盈利影响1个季度、对行业影响时间很长。2020年初的疫情冲击,也是出现在牛市初期的黑天鹅,股市在春节后第一天也有较大的单日调整,但随后很快见底反弹。3月虽然又出现了海外疫情的二次冲击,但指数也只是形成了双底,并没有明显创新低。这一次调整杀估值和杀业绩都很短,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较好、全球各国货币宽松速度快、盈利冲击只有一个季度。我们认为,当下的关税冲击,乐观情形下(关税冲击对盈利影响比投资者预期的小很多、对冲政策力度较大),则后续股市可能类似2020年4月以后的情形。
与2013年类似的是,疫情对板块的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。2020年Q1疫情刚出现期间,表现最强的是科技,因为线上办公、线上购物、线上娱乐均有利于科技。之后随着国内疫情第一次得到控制,国内必选消费快速恢复,2020年Q2-Q3消费最强。2020年下半年开始,投资者发现,海外疫情虽然没有控制住,但对冲性政策力度较大,全球各国经济开始逐渐恢复,出口和制造业也开始领涨市场。
(3)短期A股大势研判观点:关税冲击可能只会拉长震荡时间,并不能改变牛市趋势。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,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,但对A股指数可能会是一次性冲击。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、房地产去杠杆周期、各行业去产能周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出口的影响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。关税冲击可能只会拉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震荡的时间,并不会直接终结牛市。比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疫情,虽然冲击大,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,所以股市并没有跌回熊市,只是调整到了震荡区间下沿后,继续上行。
(4)近期配置观点:季度内偏价值,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(价值主题、稳增长政策变化、国产替代)。
近期市场演绎的配置逻辑:关税博弈、扩内需、规避风险。(1)美国对等关税及中国反制博弈进程:截至4月11日,美国针对中国的总关税税率已达145%(叠加早前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向中国加征的20%额外关税)。同时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%。贸易战升级或导致出口链继续承压,一方面防御性红利板块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期可避险,另一方面催化国产替代(芯片)、自主可控(军工)行业机会。(2)扩内需政策加码预期提高: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政策推广全国;政策支持“以旧换新”和跨境电商发展预期提升;清明假期消费数据较好等。利好处于低位的消费板块反弹。(3)逆势配置资金:中央汇金明确表态坚定增持各类风格ETF,4月7-8日沪深300ETF净流入达到960亿元;央行宣布支持汇金增持并提供再贷款支持;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比例;国资运营平台表态大额增持央企和科创类股票;部分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增持回购。整体利好大盘价值、央企表现。(4)黄金价格持续创新高:地缘风险升温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,避险需求增加,叠加央行购金潮因素,贵金属价格持续上行。(5)国内反制+政策支持:中方强化稀土出口管制,可能重塑供需格局;调整周期长,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下,种业、养殖股成资金避风港。
配置风格:季度内偏大盘价值。(1)经济数据、交易性资金都有季节性规律,Q2(尤其是季报验证期)大盘价值胜率较高。(2)一季报披露窗口期,风险偏好下降,投资者更关注季报超预期的板块;(3)稳增长、扩内需政策加码,对冲政策都有利于价值风格表现;(4)成长机会最早可能要等二季度后期出现,等新的积极变量出现,重新驱动资金趋势性入场。
配置方向:(1)进可攻退可守(银行、钢铁、建筑):海外经济敏感性低配资被平仓,国内政策敏感性高;低估值修复空间大;长期破净个股占比多,市值管理受益方向。(2)价值类主题:国企改革、央企合并预期(也能叠加国央企的定增回购)。低估值修复空间大;并购重组、股份回购都是加强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。(3)消费(农林牧渔、社会服务)、有色金属(黄金、稀土):关税反制影响小或受益;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等政策支持;服务消费扩容升级;估值位置偏低;机构偏好上升。(4)房地产:估值位置偏低;稳增长政策可能还有新增举措。(5)军工:独立的需求周期,内外部特殊环境下估值存在上行的空间。
Powered by 股票配资大全_股票配资模式_股票线上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